增长知行 - 2021年5月 大龙的回忆录,和大龙一起成长,增长知行 2021-05-04T23:08:00+08:00 Typecho https://hyl.me/feed/atom/2021/05/ <![CDATA[如何度过自己平淡无奇的青春]]> https://hyl.me/archives/90.html 2021-05-04T23:08:00+08:00 2021-05-04T23:08:00+08:00 大龙 https://hyl.me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平淡无奇是相对的。相对那些伟人,时代的引领者,普通人的青春确实平淡,但相对自己,相对自己周边的人,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多彩的,充满激情的!

1 目标

目标必须有!

小时候,我们会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宇航员,虽然理想已经远去,但人生的目标还是应该有。

大部分人,人生80%的时间,都是处于迷茫的状态。人之所以迷茫,就是因为缺失了目标。

一个目标,可以是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是升职加薪,可以是一套房子,一辆豪车,一笔通向生活自由的存款.....

目标无所谓高尚与庸俗,毕竟大家都只是普通人,但目标一定要有!

有目标,才不会迷;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有目标,才会有生命的活力!

2 激情

我不喜欢太丧的年轻人。

那些人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所有的努力最后都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成为泡影,但活着,经历更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我们不用面对战争,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相对来说,这是这个不错的时代。

生于这个和平的时代,已经要幸运过很多人,那何必浪费了这么好的运气呢?

生活需要激情,工作需要激情,人生也需要激情!

有激情的人,会活得更开心,工作得更顺利,也会有更多的精彩和好运!

3 耐心

人的坚持,人的耐力,是被慢慢培养起来的。

相比十年前,我觉得自己更有耐心了。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学一样新的技术,都希望能够立马得到正面的反馈。

随着经历的增加,年岁的增长,自己的耐心似乎越来越好,可以等待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你觉得自己平淡无奇,没有突出的智力,八面玲珑的情商,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培养自己的耐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假以时日,这份超长的耐心,会使你与众不同!

4 惜时

刚毕业或工作几年后,有不少人会陷入迷茫。

这个其实是正常的状态,很多人都如此。

而如何应对这种状态,决定了自己未来人生的走向。

有人心在迷茫,人也在迷茫,不行动,把时间浪费在抖音,微博上,期待自己脑瓜一闪,就找到新的方向。以我多年的经验,越是这么做,人会越迷茫!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对自己,对社会了解不足。

所以,要么看书学习,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要么出去看看,增进对社会的了解!

浪费时间是最不可取的!

5 挫折

问我过去十年,给我带来最大成长的是什么?

我会说是 : 挫折!

知识,方法都可以从书本上获得,但心态和经验更多来自实践!

挫折,是最有价值的实践!

我回顾自己过往的十年,几次飞跃式的成长,都来自最艰难的几个时期。

可能你目前过得艰难,可能你目前面临的压力巨大,但同时也想想,渡过之后,你将可能获得巨大的成长!

年轻时候的挫折,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最后

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我虽然也不算老,还不到40岁,但我觉得人是真的会变老的!

想当年打球的时候,只要不服输,硬撑着一口气,都可以跑起来,而现在是真的撑不起那最后一口气了。

我想,随着年岁的增加,这种感觉会越加的明显吧!

岁月无情,年轻就是最大的一笔财富,因为它蕴含着希望和无限的可能。

希望大家在三十,四十,回望自己过往的十年,二十年的时候,都可以不留遗憾!

]]>
<![CDATA[技术人怎么减弱成长过程中的痛苦?]]> https://hyl.me/archives/88.html 2021-05-04T22:57:20+08:00 2021-05-04T22:57:20+08:00 大龙 https://hyl.me 技术人的成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能型成长(这里可能还要细分,一类是顺其自然的深挖,一类是自驱动学习),一类是应激型成长。一般来说,本能型成长的效率会比较高,但现实是,我们在多数情况下面临的都是应激型成长。

一、本能型成长

1、本能型成长,你可以理解为源于自己的意识、兴趣和愿望。

小A主要负责后端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他这人好奇心比较重,喜欢在测试环境对每个功能都了解一下,搞清楚业务到底是怎样进行的。有次他发现某个功能运行起来特别慢(因为是跑脚本并不太影响线上业务,所以一直也没有人处理),一查代码发现这个功能在一个页面中进行了若干次 SQL 查询,其中一条 SQL 相当复杂,耗时足足有 2 秒。

于是,他开始分析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么复杂的一个查询,最后这个查询展示出来的是什么结果,对应页面上是哪个位置。在一一搞清楚之后,他发现其实可以有更优的做法,将这个查询稳定地控制在 20 毫秒以内,实现指数级的性能提升。

问题解决后,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摸索,搞清楚了数据库中 I/O、索引等可能影响性能的因素,从理论层面弄明白了问题的根源所在,而这样的经验是可以直接复制到之后的工作中去的。

可以看到,小A做的事情跟他当时的职位或岗位职责并没有什么相关性。关于 SQL 的性能调优,正常来说是属于 DBA 的事情。遵循了他内心对这个事情的热情,然后一步步把事情做好,他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要达成 KPI 或得到技术成长,尽管结果确实是达到了。对于这类型的成长,就可以归类为本能型成长。

本能型成长是最有效率的,过程也是最快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你满足了自身的渴望,因为你想做,而且没有障碍,你做到了,所以你快乐。

2)因为你是真的想要做好这件事,所以你会废寝忘食地投入,用尽一切办法,自然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高,过程也会更快。

3)本能型成长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好处,可能因为一些良好的表现,获得升职加薪或者负责更核心的业务。

2、自驱动学习,一般是你想要改变现状,渴望得到进步。

感觉今天已经学习不下去了,可是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啊,很焦虑;

感觉这个问题怎么这么难,一直学不会,钻牛角尖把自己弄的筋疲力尽,很焦虑。

因为是自己主动想要改变现状,所以不会像应激型成长那么痛苦,但是他的前提还是要改变现状,渴望得到进步,所以还是会有焦虑的情况产生。

这种焦虑的产生一般是因为学习计划制定的不够长远或者不够合理或者拆分的不够细致导致的。

感觉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习,但是每个人的时间精力特别是注意力是有限的。想象一下如果系统升级的时候没有进度条的情况,是不是非常让人抓狂。只有做好规划才能按部就班,每天达成一个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张弛有度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

制定长远计划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状态来做调整打磨,直到达到一个比较优化的状态。另外一定要多分享输出,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或者拿出来大家讨论,很多时候会事半功倍。比如咱们的go语言内部学习分享和读书会很多时候就能帮助解决类似问题,而且一群人一起学习会坚持的更久。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对这种本能型成长,只要做好长远合理的规划基本就能解决。

二、应激型成长

再来看应激型成长,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身处在某个环境中时,由于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自身不得不进行成长,以适应这些变化。

小B是一个服务端技术专家,可是他选择了和朋友创业。在公司里面,技术专家只需要关心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把产品和业务实现就足够了。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合伙人,除了要做好产品实现之外,还对很多其他技能有要求。

马云说过,“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而技术合伙人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搭建一个走得远的团队,其中就包含了对识人和用人两方面能力的要求。团队搭好之后,如何调节好团队氛围,保证成员的成长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些还都只是对内的技能要求,还有对外的比如公司层面的跨部门协作,或是面向业界和市场进行输出,又是另外一些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这些一切的一切,都逼着小B进行升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和提升自己所缺失的技能。

于是小B就进入了应激型成长的状态,然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本能型成长来得容易,原因有二:第一,这些要求来得有点突然,甚至让人有点措手不及,但在当时,他并没有可选择的余地,甚至这是一道或成长或灭亡的选择题;第二,应激型成长往往伴随着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如果要成长,就需要打破自己作为技术专家的舒适区,走出去,做很多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并不是小B有经验的,甚至可能都不是他喜欢的。

正因如此,应激型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越是痛苦,克服了之后成长越快,进步越大,所以应激型成长反而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三、拒绝意外

既然知道应激型成长的重要性和无可避免,我们是不是有办法来减轻这种痛苦,从而更好地面对它呢?

正如前面所说,应激型成长痛苦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我们的预期之外,而且通常特别快;另外一个是要求我们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做我们不擅长的事情。只要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两点,是不是就可以让痛苦减轻?

回到之前提到的小B的例子,显然,他在进入创业这个环境之前,对于创业的认知是严重不足的。而正因为认知的缺失,导致对情况的判断出现了差错,并且最终走向失败。这就跟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巨型地懒一样,它们没有看懂智人背后的团队协作和对工具的使用,可能给它们带来的威胁。当然,在那个信息流通程度几乎为零的时代,地懒犯这种错误是无可厚非的。

今天则完全不一样,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社会里,我们信息缺失的绝大部分原因,肯定不会是因为无法获取信息。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并且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和判断,提前做好准备,来免除“惊喜”带来的痛苦。

比如轻课的很多伙伴要加入101项目组了,过去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服务端的技术栈,这样可以提前学习和研究使用的语言和框架。已经过去一拨人之后,通过和他们的沟通交流,对整个101项目的了解就会更加多了起来,理解了整体的业务模式,对之后技术方案制定和系统的编写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四、简单总结一下

本能型成长一般都是自驱的,一般情况下是很自然而然的发生的,有焦虑的情况一般是没有做好长远规划和任务拆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需要的是做好长远合理的规划。

应激型成长则是不可控的,而且一般随着业务高速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产生的痛苦和焦虑也是更大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开放,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提前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拒绝意外,这样才能够做到随需而变,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
<![CDATA[晋升评委总结的6条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s://hyl.me/archives/86.html 2021-05-04T22:50:00+08:00 2021-05-04T22:50:00+08:00 大龙 https://hyl.me 连续两天半小20场的晋升评审还是很耗体力和脑力的,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从技术角度去了解了很多兄弟事业部的业务,以及这些业务上使用的技术栈和实现,同时也算部分拉齐了自己部门和整体的水平线,总得来说花费这些时间还是很值得的,简单总结一下从评委角度希望技术伙伴如何展现自己。

1、需要有技术架构的整体梳理和展现

首先评委不是非常清楚你在做的是一个什么事情,有了整体架构的梳理和自己负责的工作可以更快的和你同频,同时也可以比较方便的展现自己所做事情的重要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你对其他模块的熟悉和理解。全局观还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和伙伴们打好配合。

2、需要有自己在一些技术细节上的思考和展现

首先一个方案要调研和对比行业内的实现,如果这块不是你做的,也要了解前因后果和选型的优劣势。技术细节上一定要讲的清楚明白,同时加进去自己当时的思考,如果有迭代演进就更好了。所以这块需要自己平时就多积累多总结,而不是做完一个项目没有复盘就直接进入下一个项目中了。

3、自己所做的工作对整个业务有什么帮助和影响,要有数据支撑

4、要知道自己做的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指标如何评定

3和4这个需要平时要多关注数据指标,研发侧的工作原则上都需要有数据指标来衡量。

5、基础知识需要扎实,而且要活学活用。这个就不过多解释了。

6、需要有业务的长远规划

这个也是需要多去思考自己所做的东西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否有更好更优化的实现方式,可能由于时间和资源的原因有些东西还没有很好的实现,但是没有完成也需要你多去思考和规划。

最后,晋升和学习一样,功夫要下在平时,与大家共勉。

]]>
<![CDATA[职业生涯中克服了这两个思维误区结果会大不一样]]> https://hyl.me/archives/84.html 2021-05-04T22:43:34+08:00 2021-05-04T22:43:34+08:00 大龙 https://hyl.me 今天有个前同事跟我聊,说他有个的选择上的迷茫,想听听我的意见。

他说,他有两个团队和项目可以选择,不知道去哪个好。

然后,我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他在思维上存在两个误区。

92a213c021d69614b63dba097ca4a9d5.jpg

1、把多学些东西当成是目标

如果是一个毕业的新人,说目标是多学东西,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但他已经30多岁了,如果目标还是多学东西就有问题。

多学东西,可以促成自身的成长。如果是新人,因为未来无论走那条路,

基本的能力是必备的,把多学东西当做目标,在初期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5年以上,目标还是多学东西就有问题了。

因为成长不是目标,成长是一个过程,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那什么才是目标?

成为技术专家,成为业务专家,进入管理层。。。 这些才是目标。

他因为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个目标,陷入了成长的误区,以为只要多学东西,其他的一切,就会自然的到来。其实是错误的,有点学生思维。

而且从他历史的选择来看,他跳过几个项目组,每个项目之间不是递进,升级的关系。而是平铺的关系。

最后是他做了5个项目,然而他5个项目经验是相加的关系,不是相乘的关系,可见效率就低很多了。

如果,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就不会见到好项目就跳过去,而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去选择项目,而不是机械式的累加项目经验。

2、等有能力了,再做

中间过程中,我们还谈到,有一个新的项目,需要一个负责人,我说,你不考虑去试试?

他说,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足,所以想先锻炼锻炼,再去。

我当时一惊。我说,你这个想法不对。

很多时候,不是先有了足够的能力,再去接那个项目,做那个事情的。

很多时候,都是赶鸭子上架,能力的成长,是被逼出来的。

我跟他举例,自己刚开始带团队的时候,也是完全没有管理经验的,要是等有经验再去做,那机会早过去了。

还有,我们之前团队做RN相关的项目,那个负责的同学,开始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是被逼着,后面也做的很好。

在实际的工作中,不知道你或者你周边有没有人陷入这两种思维的误区。

如果有的话,及早意识到,并做修正,能少走不少的弯路。

]]>
<![CDATA[程序员和码农的区别]]> https://hyl.me/archives/80.html 2021-05-04T22:28:33+08:00 2021-05-04T22:28:33+08:00 大龙 https://hyl.me 3331611654544_.pic_hd.jpg

知识星球里看到的一篇小问答,程序员和码农的区别,比较符合心境,分享给大家。

程序员是有热情且具有创造力的人,跟律师,医生一样,能帮大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创造新奇好玩的东西,像个艺术家。

码农,就是高级技术工种,依赖出卖技术体力获取金钱的回报。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为码农,那可能35岁就真的要不行了,你的体力输出完全拼不过年轻人。

但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为程序员,定位为用技术解决问题,用技术使得世界更加美好的艺术家,我相信,你是可以干到40岁,50岁,60岁,甚至一生的。

所以,只要你对技术抱有热情,那就快乐,坚定地学习成长下去吧,你不必困扰于码农的困境,你只需要做你喜欢的技术。

]]>